2016建筑业改革转型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
2016-02-24
2016建筑业改革转型路径探析
对建筑业来说,2015年是艰难的一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180757亿元,同比增长2.3%,与2014年的10.2%相比,增速大幅跳水;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4.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0.6%,工程量继续萎缩。同时,2015年也是建筑业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在新常态下,全行业戮力同心、全面改革,转型发展的路径越来越清晰。
进入2016年,行业深化改革的任务依然紧迫。对于建筑业企业来说,如何在下行趋势中把握改革转折点,让企业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大势形成“共振”,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是企业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把握特征谋转型
从2014年建筑业深化改革全面启动,到2015年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两年时间里,建筑业在生存环境、生产方式、发展方向等方面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认识、接受这些新变化,在新变化中找准自身定位,是企业在未来发展中抢占先机的关键。
发展环境趋向规范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推动建筑市场统一开放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资质政策的调整、“两年行动”的强力推进以及“四库一平台”的建设等,都预示着建筑行业新生态正逐步形成,行业发展趋向规划化、法治化,违法转包分包、挂靠等乱象将逐步消失。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加强规范化管理,做好应对市场新变革的准备。
发展模式趋向绿色化。近年来,中国经济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形态,以往的经济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出席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并真诚承诺:“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这表明,高耗能、高污染、产能严重过剩的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将被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为发展动力的新经济模式所取代。建筑企业走上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方向,是顺应世界潮流、响应国家要求、引领改革趋势的必经之路,也是在转型升级中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行业结构趋向专业化。2015年1月1日施行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在企业人员、资产和专业分包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变动。其中,专业分包充分考虑了各专业板块之间的关系以及行业现状,划分更加合理。专业承包资质由原来的60个变为36个,旨在形成不同业务领域差异化发展的新格局。以此为参照,企业必须根据市场、自身实力和行业整体发展现状,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和业务领域,以避免陷入“红海”大战。而从2015年全国新增特级资质企业和在原有特级资质项基础上进行增项申请的企业可以看出,央企已经在专业化发展方面抢先一步,开始布局地下管廊、PPP等基础设施市场。
经营范围趋向全球化。“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等战略的相继落地,打破了建筑企业“同行是冤家”的传统思维,让企业的经营触角开始伸向海外市场,互惠协作、互利共赢将成为“走出去”背景下建筑业企业融合的新常态。而另一方面,“走出去”发展,也是对企业人才、管理、技术和融资等核心能力的综合考验。企业要在“走出去”中获得发展新机遇,必须做到知己知彼。
顺应趋势抓机遇
回顾过往,从一定程度上说,2015年可谓中国建筑业的新拐点。以全行业视角来看,这一年,建筑业呈现出了新的气象,行业转型的大方向越来越明确。
建筑业“工匠精神”逐步回归。工程质量问题作为建筑业粗放型发展模式的主要“后遗症”,在近年来表现得尤为突出。2015年,行业主管部门下大力气整饬建筑市场,以质量治理为切入点,促进行业发展走向正规,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更为重要的是,全社会对工程质量的关注,间接将行业乱象的治理提上了工作日程,企业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企业分化加剧。2015年,PPP模式在各地全面展开,业内人士称之为“PPP元年”。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各地推出的PPP项目达1800多个,总投资超3.4万亿元。可以预见的是,2016年必将成为PPP项目集中爆发之年。以是否有能力参与PPP项目为标准,建筑业企业已出现明显分化。央企、国企由于自身融资能力较强、资源整合能力较强,加之与地方政府长期保持着较为良好的合作关系,业已成为PPP项目的主力军。不少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因为融资能力较弱、风险管理水平较低,仍在传统房建领域承揽业务,在产业链延伸方面已然落后。2016年,能力竞争时代正式到来,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行业新格局或将出现。
兼并重组成常态。2014年,有“温州建筑航母”之誉的浙江温州最大建筑企业中城集团破产,打破了中国建筑企业永不破产的神话。2015年底,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注销了161家二级、三级企业相应资质。而从现实状况看,国家也一直在鼓励各行业通过兼并重组,淘汰“僵尸企业”,坚定不移地减少过剩产能。在行业净利润率不断下滑的当下,经过近两年经济下行的洗礼,因资金链断裂、管理不善或难以承接到工程等原因,中小建筑企业破产重组现象或将在2016年集中爆发。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摆脱传统观念,变“做大做强”为“做精做专”,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求生存,是唯一的道路。
2016年,建筑业保持快速发展的挑战巨大,但机遇较以往更多。一言以蔽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将继续引领建筑业发展航向。行业企业要正确把握新常态,转变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战略、增强核心竞争力,在新一轮改革中抓住发展机遇。(中国建设报)
推荐新闻
2023-05-26
5月26日上午,扬州大学建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家鹏一行四人来集团公司开展“访企拓岗”校企对接调研,座谈会在启安大厦二楼会议室召开,集团总经济师樊红燕、集团人力资源部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过程中详细介绍了企业的发展情况及企业目前急需人才方向,双方就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校企合作模式、校园招聘创新方式以及产学研融合方式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樊红燕表示要抓住此次交流的契机,深化交流互信,深化人才供需对接,找准合作切入点,建立合作长效机制,优势互补开创校企合作新局面。
2023-05-25
杨根思,这位习主席在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讲话中特别提到的特级英雄,他的故乡就在临市下辖县泰兴。趁着泰州项目巡查的间隙,和几位同事怀着崇高的敬意瞻仰了杨根思烈士陵园。 杨根思烈士陵园,位于泰兴市根思乡,1951年由当地老百姓自发兴建,后经各级政府进行了多次修缮、扩建。陵园四面环水,苍松翠柏,庄严肃穆。走进正门,一尊巨大的雕像映入眼帘,杨根思同志左手握拳,右手抱着炸药包,脚踩美制钢盔,冲向敌群,完整再现了英雄牺牲时的壮烈情景。陈列室正面分别有彭德怀、张爱萍将军亲笔题写的横匾,声光电一体化介绍了英雄的生平、遗物和感人事迹。再往里走,是英雄的忠烈祠,正匾上是“气壮山河”四个大字,两旁是毛主席诗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2023-05-23
近日,喜获来自集团公司法务部分享2022年度集团公司所有劳动工伤纠纷仲裁案卷,平时就有学习各类仲裁案件裁决书的习惯,而今天读到自己企业的卷宗,就如看到一张由老师批改结束后的试卷,自己业务知识又有了更深地提升。 首先,读到了“√”,这是一种肯定。 在一个案例中:一个劳务分包单位的劳务工人向仲裁申请与集团公司劳务关系存续期间的各种劳动保障待遇。政府的判决书中明确给出审判结论:否认与集团公司劳动关系,对申诉人的请求事项均不予支持。
2023-05-22
5月19日,集团塞拉尼斯年产7万吨乳液项目喜获业主颁发的“70万安全工时奖”。该工程由集团金润分公司064秦怀宇项目部负责施工,项目部以创建南京市标准化文明工地为目标,坚持HSE安全管理要求为准则,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通过加大安全资金投入、做好日常监督及巡检工作,同时定期开展安全周会、日常安全培训、应急演练、专项检查等提升每位员工 “人人讲安全”、“安全零容忍”的理念,确保施工现场保持良好的安全氛围。
2023-05-22
5月17日,陶氏张家港基地召开答谢宴会庆祝为期26天的停车检修顺利完工,集团公司被授予“最佳安全奖”和“特殊贡献奖”,成为众多服务商中唯一的“双奖”单位。负责施工的金维分公司团队在人员选择、培训、管理上做了充分准备,先后组织300余名员工参与到大修工作中,完成了包括球磨机等重要设备的检修,贡献了80500的安全工时,为安全、优质、高效完成此次大修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业主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赞许。
2023-05-15
5月13日,启东市委副书记龚心明、市慈善总会会长孙建忠等在集团董事长殷炜东和集团副总、金顺分公司负责人龚善聪等陪同下来到青海泰丰1216项目视察。该项目全称为“年产16万吨高能密度锂电材料智能制造基地”,系青海省重点项目。集团金顺分公司负责其混料&包装工程,涉及LEP醇系、水系、集成系统、工艺管道、电缆桥架、钢结构安装等基地核心内容。项目部自去年6月开工以来,克服高原反应、疫情困扰和工期紧、专业多、合同多等各种困难,发扬启安铁军精神和技术优势、专业优势、品牌优势,狠抓质量、HSE、绿色施工,业已高质量完成4000多万产值施工任务,赢得了泰丰先行等各方的充分肯定。龚书记一行走进金顺承建的项目设备安装车间,详细了解施工情况,与员工亲切交流,并听取了项目部专题汇报。龚书记对江苏启安扎根祖国大西北、致力国家新能源建设,做靓启东建筑之乡品牌所作的努力与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深情感谢启安员工在艰苦条件下辛勤劳动,助力大西北对口支援建设。龚书记指出,江苏启安企业文化深厚,项目慈善义举感动人心饮誉青海,为江苏对口援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贡献。(金顺分公司)